杨建国:“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讲好“我们”的故事 -凯时尊龙官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5次提到“一带一路”,而这也是自2014年起,连续第5年在政府报告中提及“一带一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中国对外开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上,已经站上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来到了“更高质量开放”的新时代。
而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节点上,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作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首要举措明确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笔者认为,这既是对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成绩和进展的肯定,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这样的总结:“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也表明了下一阶段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的分量和关键作用。
去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笔者曾做过一个解读:在“一带一路”四岁的时间节点上,高峰论坛主旨演讲,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从初创期,升级到了快速成长期,从打基础阶段,上升到了成规模阶段,从点、面式推进,进入到了深度、全面、系统的新阶段。
当然在“一带一路”倡议从快速成长迈向深度系统的新阶段的过程中,也涌现出来了一些共性的难题:包括部分省市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和布局趋同,产业支撑缺乏差异,有同质化竞争的倾向等等。
在“一带一路”倡议迈入新阶段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解决上述这些共性难题,下一步落地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向着重发力?笔者认为,主要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向来看。
从对外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提升。
1
首先,改变“走出去”的方式,从企业单打独斗,升级到以产业园的形式抱团出海。
笔者认为,海外产业园可以方便企业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便于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在国际交往中借鉴和学习世界领先的科技与理念,进而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2
其次,需要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为“走出去”提供保障。
随着“走出去”企业和产业越来越丰富,不同企业,不同产业对于“出海”所需的资源和服务,需求也会越来越广泛深入,这时候,就需要构建一个走出去企业“综合性信息平台”,一方面,整合促进对外投资、会计、咨询等机构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建立“出海”共同体,借助整体的力量,来更好地与世界对话。
3
第三,“走出去”不仅需要中国品牌,也需要更多“中国标准”。
品牌认同的匮乏,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难题。两会至今,也有不少代表提到,要构建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一批国际性知名品牌。
“中国品牌”当然重要,不过我觉得更核心的问题,应该是,构建更多的“中国标准”。笔者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出海,这是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升级。
标准输出是对产品输出的巨大升级,将会带动技术、产品、服务、金融、文化等为一体,不仅能将我国一流的技术、制造以及设计施工、运营带到世界,更能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中国制造的全新形象,带动我国更多的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
第四,“走出去”需要综合型国际化人才。
人才,尤其是熟悉当地语言、掌握国际交往规则、了解当地法律制度、熟悉当地宗教传统和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型国际化人才,对于当前以及下一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落地来说,非常关键。
如何搭建、培育一个适应“走出去”的人才支撑体系,也是下一阶段“走出去”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上面四个方面,是对外视角,把目光转回国内,新一阶段“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对内视角上看,也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提升。
1
首先,需要加强“一带一路”战略统筹,从而更好地避免多部门参与,信息不对称、工作协调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尤其是在区域层面,如何突出协调发展,如何加强省际合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需要构建加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区域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调联动的体制机制等等。
2
其次,优化产业布局。
笔者认为,这需要在深入研究各省区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对各省产业定位与分工更加明确,找准各自适合“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把各自的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这方面,尤其是要加强产业园平台,以产业园为支撑,来作为不管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载体。
3
第三,自贸区应该要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挂钩。
四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经济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深入,如何更好地探索突破其中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了基本的投资、金融、贸易监管制度和便利化体系,就成了重点所在。
而自贸区以及自贸港,作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风险压力测试区,笔者建议,下一步应该更深入地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融合,将自贸区、自贸港建成“一带一路”“中国样板”。
4
第四,企业应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提案中表示,“一带一路”合作中不能有“等、靠、要”思想,而是要依托国家的统筹规划,肩负起建设“一带一路”的主体责任。
对于当下中国来说,已经形成了一批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但不少企业缺乏主动“走出去”的意愿。而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结果,还是参与企业的成长,都能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大胆“走出去”,市场才能越做越大,企业也才能够持续良性健康发展,走得更远。
最后,我还想谈一个提案,也是本次两会目前为止,笔者心目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最佳提案。
具体内容是:为了顺利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们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还要讲好“我们的故事”。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这里的“故事”就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经济、文化等交流的友好故事。
各地都在讲要讲好中国故事,但讲哪些故事,怎么讲,还处于一个相对迷茫的状态,而这个提案则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也许讲故事技巧是其次,换位思考可能才是最核心的部分。